“传庭死而明亡矣。”——《明史·列传·卷一百五十》
公元年,临危受命的杨嗣昌等人会兵十万,增饷万,以“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策略正式限制住了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军的四处流窜。不久,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流动性特点后的各路农民军纷纷被逐个击破、歼灭,就连盛极一时的李自成也在潼关南原之战全军覆灭,带着刘宗敏等十余人仓皇地逃入了商洛山避难。
然而,就是在这局势一片大好、明王朝眼看就能解决内部较大的匪患,转而集中更多的精力修养内政、对付后金之时,洞悉关内局势的清兵再次从青口山(今河北迁安市东北)、墙子岭(今北京密云东北)两路毁墙入关,发动了第四次入关作战,硬生生地打破了这大好局面。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当潼关南原之战的机会错过后,大明也算是彻底失去了剿灭李自成等人的最好时机。公元年(崇祯十三年),卷土而来并且得到举人李岩辅助的李自成登高一呼,高举“闯王来了不纳粮”的旗帜便再次在久经战乱、饥荒的河南之地获得了百万饥民的拥护,并攻破洛阳大搞“福禄宴”。天下为之震动!
怎么办?围剿呗。摇摇欲坠的大明只能顶住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再次从全国各地调集仅有的精锐官兵,入卫河南、绞杀农民军。
但此时的李自成却可谓是今非昔比。
经历潼关南原之败,又在商洛山中磨练秉性,且获得举人李岩的“王者之道”帮助的李自成已经变得更加的狡猾、精明和谨慎。先是李自成等人临机应变,运用灵活的战术于朱仙镇大破杨文岳、左良玉、虎大威等人的十八万大军、摧毁河南官兵主力。后是李自成转而南下攻占襄阳,称“新顺王”,设官分职,整顿军队,建立起属于自己农民革命政权,掀起席卷天下的巨浪。
于是乎,在此大厦将倾之时,驻守陕西、战斗力相对强悍的孙传庭部在一时间内成为了大明各方势力的焦点,天下仿佛将要系于这位儒将一身。
公元年,孤注一掷的明廷任命陕西总督孙传庭为兵部尚书,咬牙从河南、四川、陕西、湖广等地再次抽调十万仅存的明军到潼关集结,试图通过孙传庭率领明军主力、左良玉率领明军右路和四川总督、忠烈之后秦翼明率领明军左路的方式围攻农民军,再次扭转局势。
面对孙传庭“九边精锐悉隶麾下,又据潼关之险”的局势,狡猾的李自成可不打算直接在潼关和明军来一场攻坚战或者野战,相反,而是打算将孙传庭等人引诱至荒凉的河南中部地带,进而使其远离关中旧地,陷入孤立无援的局面。
同时,为了阻击四川明军进入河南,李自成又在内乡县一带加强防守,掩护翼侧的安全。至于左良玉?和他打了十几年交道的李自成自然知道他是什么货色。
同年八月初十,寄托了崇祯皇帝朱由检希冀的孙传庭不得不在满朝公卿的催促和陕西内部豪绅地主的推波助澜下率师出关,迎击农民军以尽快解决流寇问题,缓解朝廷财政压力。
不得已,预料到此行悲惨结局的孙传庭只得在感慨“奈何乎!吾固知往而不返也。然大丈夫岂能再对狱吏乎!”后,带着来自天南海北的明军、草草重组的秦军以及白广恩、牛成虎等人前往河南与陈永福的河南明军会合。
先是,农民军先锋佯弱诈败、且战且退,不断引诱孙传庭的主力部队向河南中部地带移动。后是,李自成等人的主力部队向襄城、郏县等地转移,打算依靠早已修建完成的牢固防御工事消磨明军的有生力量。
情急之下,孙传庭果然中计,冒险轻进。
适逢农民军都尉四天王李养纯叛变投降,供出农民军主力及后方屯驻地点,孙传庭赶紧加快攻击进度,妄图通过速战速决一举击溃李自成等大明的心腹之患。九月初十,当明军集中全力进攻宝丰却数日不克时,恐误战机的孙传庭更是亲督诸军破城,随即袭陷唐县(今唐河),尽屠农民军随从眷属。
但李自成同样不是易与人者。在利用各地坚固城池消磨明军锐气的同时,李自成果断派出一支骑兵绕道敌后,袭取位于汝州西北的白沙,切断了明军漫长的补给线路。哪怕农民军中的众人畏于孙传庭的凶威以及明军逼近襄城的现实情况,李自成也傲然地说道:“无畏!我杀王焚陵,罪大矣,姑决一死战。不胜,则杀我而降未晚也。”
同年九月十四日,当劳师远征的明军攻破农民军的防卫重点—郏县时,孙传庭等人就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情况:明军没粮了。
明军无粮,加之连日的大雨,位于大军后方的汝州明军同样闹起了哗变。哪怕孙传庭、陈永福等人暂且凭借着自己身为主帅的个人威望勉强将其压下,摆在庞大明军面前的选择也只能是分兵觅食、另寻他路。
当孙传庭将麾下的军队一分为三,由白广恩、高杰、陈永福等人率领,分头行动时,瞧准战机的李自成便当机立断,趁明军移营之际筹集数千骑兵向屯于郏县东南的明军发起了反攻!
混乱之中,明将白广恩率所部人逃往潼关,高杰部也迎战农民军失利,损失了三、四千人。哪怕孙传庭仍不甘心失败,企图移师南阳筹粮,寻机再战,留守的陈永福部在孙传庭前脚刚走,后脚便随着一并撤退,将战略主动权拱手相让。
当不断后撤的孙传庭会同攻占唐河的明军整军再战时,锐不可当的农民军很快便将明军再度击溃,“火车”、步兵四散奔逃,骑兵也随之逃之夭夭,共四万多明军在此丧生。身为主帅的孙传庭仅率着少数随从逃过黄河,回守潼关。
最终,潼关陷落后,顺应时事的总兵白广恩、陈永福先后投降李自成,而不愿从贼的孙传庭则被李自成的十万大军追击,硬生生地战死在了向渭南撤退的乱军之中。
大明也自此失去了最后的一线生机。
看完,还不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