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卫生健康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坚决贯彻各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逆风而行、迎难直上,为全县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构筑了坚实屏障。特别是3月18日唐山市出现突发疫情后,系统上下严格遵循“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动态清零”的防控工作总基调,立足职能、担当奉献,为全县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总体战付出了艰辛、做出了贡献。
(一)担责于身,敢做防控主力军
唐山疫情发生后,卫生健康系统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局主要领导主动作为、靠前指挥,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以高度的责任和使命感,科学有序、有力有度调动医疗卫生资源,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做到了忙而不乱、紧而不散、有条不紊。抽调10名班子成员充实到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担任常务副组长或副组长,抽调机关46名同志进驻各工作组,抽调医务人员近人次,开展全员核酸采集、到高速卡口、各乡镇疫情检查站和集中隔离点。局机关、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取消休假、24小时坚守岗位,倾情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局班子成员带队多次深入各医疗机构、交通卡口、集中隔离点等防控一线,对院感防控、发热门诊、预检分诊、核酸检测、人员流调、密接者管理、消毒措施、物资保障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为打赢县域疫情防控歼灭战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二)知责于心,坚守防控主战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全系统抽调36人组建了流调指挥中心,昼夜值守。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流调人员的身影。不管白天黑夜、不管风吹雨淋,“2+4+24”是他们坚守的时间线,争分夺秒,保证风险人员第一时间转运、隔离。短短3天时间,共流调出阳性病例密接33人,次密接人,全部落实隔离管控措施。实现了应排尽排、应调尽调、应隔尽隔。抽调人组成支采样、检测队伍,从社区到村庄,从采样点到检测机构,昼夜奋战,无一人掉队。3月19日至今,按照“快采、快检、快转、快报”要求,累计开展了19轮全员核酸检测。对要求规范内重点人员、封控区域内人员、集中隔离人员和居家隔离人员采取每日一次单人单检,优先检测,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两名阳性感染者一人从居家隔离人员中检出,一人从集中隔离点检出,为做好应急处置争取了时间,阻止了疫情扩散。抽调余人保障集中隔离点高效有序运转。确定11所酒店作为集中隔离场所,做到了对密切接触者单人单间、规范管理。加强人员配备,为留观人员和集中隔离人员提供全方位医疗服务和生活保障,统筹开展核酸采集、体温检测、食宿安排、垃圾处置、场所消毒等工作,同时严格掌握解除隔离程序和时限,做到了管理规范有序。抽调8人充实到应急保障组,只要疫情防控有需求,不管白天黑夜,他们始终坚守在物资储备点,出库、入库、账物核对,忙而不乱,保证防控物资及时补给。抽调负压救护车17辆,不分昼夜,轮班值守,保证风险人员及时转运、隔离。今年以来,县内全员核酸采样送检.万人次、36类重点人群采样送检44.万人次,承担县域外核酸检测任务21万人次,均及时出具上传结果。按照市卫健委统一部署,累计抽调名医护人员、30余台次负压救护车支援廊坊、路北、高新、迁安等地新冠肺炎患者转运以及核酸采集工作,为全市疫情平稳向好发展贡献了迁西力量。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接种剂次,为构建防疫屏障、减少重症患者奠定了坚实基础。抽调近人次进驻各集中隔离点开展工作,出色完成了人的集中医学隔离观察及转运任务。按照安排要求,对外地返迁人员实行点对点单人单车接返,累计接返转运重点人员余人次。系统上下勠力同心、奋勇争先,确保了抗疫主战场主阵地坚不可摧。
(三)履责于行,构筑防控铁长城
卫生健康系统全体干部职工坚定县域一盘棋思想,坚决服从县委、县政府指挥,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协同发力,共筑长城,体现了讲政治、顾大局、有担当、能奉献的精神风貌和昂扬斗志。
1.乡村医生与社区工作者铸就网底。自疫情发生以来,累计有近名乡村医生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挺身而出,医院医护人员合体作战,全力开展重点人员排查、居家人员健康监测、核酸采样、疫苗接种等工作。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勇于担当,不畏艰辛,向险而行,用专业知识和担当作为,为全县人民筑起了最基层的平安防疫网,展现了医者救死扶伤的无悔初心和责任担当。
2.乡镇卫生院勠力奉献。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各乡镇卫生院坚决听从指挥,组织医护人员和乡村医生进行了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全员核酸采集,按照指定时间完成采样送检工作,对重点人群,以及当地群众进行了规范有序的核酸采样。他们克服困难,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在人力、物资、车辆等方面竭尽全力,累计抽调多人次,开展全民核酸采样,高速路口和国省干道执勤,集中隔离点值守以及转运工作,做好人员信息登记、体温检测、车辆消毒、隔离观察、后勤保障等工作,成为县域疫情防控工作的骨干力量。
3.医院履职尽责。医院发挥龙头作用,顶住巨大压力、垫付巨额资金,为完成19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作出巨大贡献。在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要求急的情况下,医院,听从指挥、迎难而上,医院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4.疾控中心发挥专业优势。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抑制病毒传播,疾控中心组建2支防疫消杀队,工作人员“肩负重任”,每天对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密接人员活动轨迹、居住环境、11所集中隔离点等重点场所开展全面消杀。年3月20日以来,环境消杀面积达0余平方米。随着市内各县区疫情相继发生,流调压力不断增大。组建流调队伍18支,实行24小时待命,铃响即通,随时出战。全县共排查出密切接触者68人,次密接触者人,次次密人,重点人群人。对各类人员均采取了有效管控措施,较好地发挥了“侦查兵”作用,为落实隔离措施、精准消杀提供了重要依据。
5.卫生监督所强化督导检查。为确保卫生监督不留死角,执法人员按照要求对县域12个集中隔离点医疗废物、医疗废水、城区个体诊所、日常消杀、终末消杀等环节开展督导检查与卫生监督,对洗浴足浴、美容美发单位采取关停措施并张贴关停通告。今年1月份以来,处罚各级各类医疗机构7家,下发监督意见书余份,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在法制化轨道上运行。
6.医务工作者牢记使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是政治任务,更是卫生健康系统的主责主业。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全系统上下牢记医者初心与使命,毫不畏惧,日夜奋战在防控一线,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可感可佩的感人事迹。医院核酸采集队员赵言,在参加全民核酸检测采集工作中,强忍腹痛,坚持工作。最终因腹痛难忍晕倒,紧急送医后,被诊断为宫外孕;兴城镇卫生院院长葛海涛,连续奋战抗疫一线,每天睡眠时间不足三小时,最终因劳累过度引发脑梗,倒在工作岗位上,至今仍在康复治疗;被称为“跛脚村医”的郭保新,身患疾病却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每天给近千名村民采样,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为了战胜疫情,全体干部职工放弃休假,主动请缨,或坚守在采样一线,或坚守在高速卡点,或坚守在核酸实验室,或坚守在集中隔离点,用个人力量汇聚起抗疫的壮阔海洋。
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所有卫健人都是英雄。疫情平稳时,他们枕戈待旦、随时待命;疫情突发时,他们利剑出鞘、战疫降魔。他们负重前行的身影,每一颗闪亮的晨星记得,每一盏不眠的路灯记得,每一个父老乡亲也会记得。在捍卫群众生命安全的路上,他们走得无私无悔、坚定从容。
郑重声明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