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祖国颂长城实播丨绿水青山看河北英雄城市
TUhjnbcbe - 2025/5/1 16:32:00

英雄城市,绿动唐山。

唐山市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聚焦“三个努力建成”和“两个率先”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重大的民生工程,强化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面打造天蓝地绿水秀的美丽唐山。

新征程上,一幅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的秀美画卷正在唐山大地徐徐展开。

花舞英雄城市

第一站:河北省第五届(唐山)园林博览会

从航拍视角下看园林艺术馆,倍感新鲜。

这个取意亲切、友善、包容的“花环”,呈螺旋状上升,表达对唐山不断发展、不断升腾的美好祝愿。

英雄城市,花舞唐山。河北省第五届(唐山)园林博览会也成就着各地游客与唐山的一次次“美丽约会”。

“一个城市能拥有这样的后花园,真是百姓的幸福。”步入花的海洋,65岁的游客罗利难掩喜悦。

航拍河北省第五届(唐山)园林博览会会址。

赞叹今日炫彩园林的魅力,更难忘昔日“城市伤疤”修复的不易。

这里是唐山花海项目所在地,原称“东湖”,曾经是煤炭开采区,整个区域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满目疮痍,是一道横亘于唐山市中心区与开平区之间的“城市伤疤”。

生态修复,始于三年前。

“年8月9日,开平区委、区政府在唐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拆、清、治、用’四篇文章全面铺开了开平环保史上规模最大、触及利益最深、整治要求最高的环境深度整治行动。”唐山市开平区住建局副局长莫超介绍,在“拆、清”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开平区迅速以“治、用”全面推进唐山花海生态修复和转型发展。

久久为功,工业遗迹遗存成为生态建设高地,废弃矿坑变为园林美景。如百姓所愿,在确保园博会召开期间“天天有活动、夜夜都精彩”的基础上,园博会后将积极策划后园博运营,全力打造永不落幕园博会。

今天,在新时代的铿锵脚步中,一个个生态治理修复的新杰作正在唐山铺展新的美丽画卷!

“围山转”转出“金果果”

第二站:迁西县75万亩板栗林

迁西县,燕山南麓,长城脚下,唐山市唯一的纯山区县。

“我和家人每年都会到迁西旅游,这里的空气清新,超适合解压!”来自天津的游客赵冠华心情愉悦地说,此行他带着家人前往早已网约好的汉儿庄乡民宿。

作为纯山区县,迁西在全国首创农业生态工程——“围山转”工程。

百分之七十国土面积是山的迁西,是怎样在“山”字上做文章的?

作为“围山转”工程首创地,迁西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起,一代又一代“新愚公”,凭着一钎一镐一扁担,在“七山二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地貌上围山造林,打造出“山顶松槐戴帽,山间板栗缠腰,山下瓜果梨桃”的“围山转”生态农业模式,成为燕山山区荒山综合治理的典范。

“如今的‘围山转’,可不是过去简单的围山造田、围山植绿,而是更多蕴含了林木生态优势和经济优势互补的创意。”唐山市迁西县林业局果树站站长吴海生介绍,经过不懈努力,迁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63.5%,呈现出“小雨中雨不下山,大雨暴雨缓出川”的自然景观,对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依托“围山转”,百姓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数据是最好的证明:目前,迁西县农民每年从“围山转”合计年收入0.8亿元。以板栗为例,全县板栗种植面积达到75万亩,常年产量8万吨,板栗产业综合产值达到24亿元。

依托“围山转”,迁西县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农民的“绿色银行”。

绿满青山果满仓,现在越来越多的“新愚公”接力“围山转”,“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正在惠及更多的群众。”吴海生介绍,迁西正在不断深化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探索林业资源管护和开发利用的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培育、放大林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打造林业产业发展升级版。

“公转铁”守护“绿水青山”

第三站:天道仓储物流港(迁安)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

“公转铁”,为“绿水青山”增添一抹新光彩。

天道仓储物流港(迁安)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工程正在加紧建设,条主线与5条辅线全部铺轨完成,并已具备通车条件,翻车机房、储物料库等附属设施也在加紧建设,目前,已完成项目总工程量的80%。

“这个项目是我们着眼于生态环保开展的,从公路运输到铁路运输,不仅减少了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采用电动清洁能源轨道运输,节能环保,而且缓解了交通压力,同时运输量大,节省了成本,增加了效益。”天道仓储物流港(迁安)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工程项目副经理孟令刚介绍说,物流港项目是天津天道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省级重点项目,项目占地余亩,总投资7.2亿元。

“这可是一笔关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账’和‘生态账’”“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有我参与”“‘公转铁’引领绿色高效新风尚”……孟令刚侃侃而谈,他更期待着项目早日完工。

天道仓储物流港(迁安)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工程项目加紧建设。

近年来,迁安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设生态迁安,持续推进“公转铁”,利用既有卑水铁路、津山铁路和水曹铁路,接轨建设铁路专用线5条,总投资22.55亿元,建设钢铁企业焦炭、铁矿石等货物运输专用支线,总铺轨里程45.58公里,年装卸能力可达万吨。

下“真功夫”,有力助推绿色发展。年,迁安市公路运输量累计减少万吨、公路运输车次累计减少87万次、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9.58%。

再制造业里的“含绿量”

第四站:河北瑞兆激光再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燕山深处、滦水河畔,有这样一个绿色工厂。

“其实,工业设备都可以通过再制造业重焕光彩。再制造行业是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是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于大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河北瑞兆激光再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韩宏升笃定,企业要想持续发展,必须有“含绿量”。

不远处的车间里,被称为“机电医生”的再制造产业工人们正在为“生病”的各类机电设备进行“治疗”。拿起机电设备的叶片,韩宏升告诉记者,用激光熔覆工艺再制造后的叶片重新投入使用,所需费用仅需制造新品的三分之一。

深耕再制造业,瑞兆激光对客户一直坚守着“三不”承诺——只要是经瑞兆修复过的产品,如果存在质量问题,不计路途远近,不计费用多少,不计是否在保质期内,无偿提供服务。

再造资源,成就节约。5年来,瑞兆激光累计修复与再制造各类设备台(套),为客户节约成本超8亿元,节约金属资源36万吨,为国家节约能源46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8万吨。

“我们将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发展再制造产业,有利于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韩宏升表示,曾多次组织党员和骨干员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学习,将在实际工作中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好生态带来好生活

第五站:唐山超级绿道

“这几年,好天气越来越多,好像又回到了我们的小时候!”望着湛蓝天空,唐山市民郭洋拿起手机接连拍照,不时感叹着百姓过去“盼温饱”,现在“盼环保”。

0月的唐山,多彩秋色看不尽。超级绿道仿若一条“绿丝带”,串联起唐山东湖花海、陡河、抗震纪念碑广场、南湖等多处景点和城市公园绿地。

“生态优势金不换”“唐山‘绿色家底’越来越殷实了”“超级绿道里融入了‘生态基因’”“这可是我们的日常打卡地”……一路上,或行走或慢跑或健身,百姓你一言我一语,目之所及,皆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航拍唐山超级绿道。

今天,我们因为看见而相信;未来,我们因为相信而看见!

在这里,我们看见了以生态修复保护提升绿色颜值的唐山;在这里,我们看见了以绿色低碳发展释放生态红利的唐山;在这里,我们看见了以大气污染防治保卫蓝天白云的唐山;在这里,我们看见了以河湖水系治理守护碧水清波的唐山……

策高必当行远。为推进绿色发展实现新跨越,未来五年,唐山市将认真落实国家、省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治矿,让唐山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这里就是被誉为“凤凰城”,素有“中国近代工业摇篮”和“华北工业重镇”之称的唐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正日益流向唐山人的心田。

来源丨长城网

■微视频丨近代工业摇篮:生态文明看唐山■唐山市委书记、市长这一周

1
查看完整版本: 祖国颂长城实播丨绿水青山看河北英雄城市